快船G7失利证明啃老无前途,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
昨天的比赛,尽管结果让人始料未及,却又在情理之中,NBA季后赛G7中,哈登再次在重压之下表现失常。在这场战役中,哈登出战35分钟,最终仅得到7分、5篮板、13助攻、2抢断和1封盖。全场比赛,他的运动战投篮仅为2中8,三分球也只有1中4,罚球两罚全中。这一切让过往的回忆再度涌现,似乎一场噩梦又重现。然而,这场崩溃的G7,真的只能怪哈登一个人吗?这样的观点明显有失公允。当一支球队在关键的抢七大战中惨遭失利,落后最多达到35分,显然没有任何人能够被视为毫无责任。
那晚,快船的表现显然不是只有哈登的问题。每位出场的球员都有失职之处。小卡在球队最危急的时刻未能挺身而出,未能成为扭转局面的人物。祖巴茨、巴图姆、鲍威尔等人也并没有履行他们的职责。如果非要说谁表现得还算不错,或许只有小德里克-琼斯和教练组。快船教练组在G7中大胆变阵,让小德里克-琼斯进入首发,而他在开场阶段的表现确实不负众望,独得7分,为球队抢得开局的优势。但一场比赛中,仅仅凭借一节的表现,是远远不够的。
随着约老师在第二节逐渐找回状态,穆雷展现出“洛杉矶市长”的风范,威少也用激情点燃全队的斗志,反观快船,哈登与小卡的疲惫身影已无法追赶快速进攻的掘金。尽管第三节掘金的15比0的冲击波后比赛似乎明朗化,但早在第二节,快船已经被掘金单节轰下37比21。快船球员眼中的疲惫,与掘金球员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。
那么,快船的阵容到底有多差呢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如果鲍威尔状态正常,博格达诺维奇及时找回来,小德里克-琼斯们能够发挥出应有的能量,那么快船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阵容。然而,季后赛的压力与常规赛相悖,容错率极低。球队在绝境之下,自然会寄希望于核心球星的发挥,但当这些超级巨星步入职业生涯的末期时,绝对核心的表现自然会受到质疑。
快船选择了“All in”的战略,尽管因此赢得了三场胜利,一度将掘金逼入绝境,但最终,他们的梦想在戈登的压哨补扣和穆雷的爆发中化为泡影。尽管哈登和小卡曾在G6中拼尽全力将系列赛拖入G7,但在此后的比赛中,他们的希望如同粽子中的烛火,只能微弱闪烁。整个系列赛中,小卡与哈登都打满了大量的时间,疲惫不堪。
这场惨烈的G7再次向外界证明了,团队不能只依赖几位球星。快船这样的“啃老”模式虽在短期内有成效,但长远来看,难以持续。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,勇士在G6的失利已经为这一点做出了证明。而快船在丹佛的惨败,也不过是前人的复辙。
现在,对于鲍尔默而言,他再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。尽管没有人质疑他追求冠军的决心,但在如此惨痛的失败后,他对球队的耐心会有多少呢?或许,这支再次在季后赛搁浅的“豪华游轮”,真的到了改组的时候。人生就是博,尊龙凯时的挑战与机遇都在此时此刻交织。